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是中國數學工作者的學術性法人社會(hui) 團體(ti) ,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的組成部分。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的宗旨是團結廣大數學工作者,為(wei) 促進數學的發展,繁榮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ye) ,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與(yu) 提高...
從麵向到引領——中國科技10年躍升之路(五)
發布時間:2012-09-28
10年前,當丁列明博士決心從美國回到中國搞新藥研發時,不僅不被看好,甚至被當成笑話。如今,“我們自主研製出價格更低、安全性更好、更適用於中國人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填補了中國該領域的空白,打破了國外大型製藥企業的壟斷”。他告訴記者,創新帶來的科技進步,產生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預計該藥今年銷售將達3個億。
10年前,中國服用西藥幾乎全是仿製藥。而現在,有越來越多像丁列明這樣的企業家投入新藥研發,因為科技創新讓企業嚐到了甜頭。作為國內研發投入最高的民營製藥企業,江蘇恒瑞集團2011年投入4.2億元,占銷售額達8%。目前,中國醫藥百億元規模企業由2005年1家上升到2010年11家。
醫藥領域從“引進仿製”到“致力創新”產業轉型,科技的角色也發生嬗變:從被動適應到主動引領,從“皮膚毛發”到內化成血液、鑄就成骨骼。在中國,集成電路、半導體照明、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在科技的引領下從無到有,從初露端倪到方興未艾,正演繹著科技創新帶動資源集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係列故事。
從麵向經濟建設到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在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已漸成事實。
“依靠”“麵向”,拉開科技支撐序幕
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一直是亟待破解的難題。上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體製改革的日益深化,高度集中的科技體製固有弊病逐漸顯露。一方麵生產中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不能及時反映到研究課題中來,另一方麵大量科技成果又被束之高閣,不能很快應用到生產中去。科技與經濟,變成了“兩張皮”。
1980年,中科院最年輕的研究員陳春先成立了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服務部,成為科研院所“下海”第一人。隨後,一些科技人員開始走出院所和高校圍牆,民營科技企業的雛形初現。隨著國家戰略重點向經濟建設轉移,1982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正式提出“經濟建設要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要麵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指導方針,社會與經濟發展對科學技術提出了多層次、多元化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製改革的決定》發布,標誌著中國科技體製改革進入到有領導、有步驟、有組織地全麵展開的階段。
這一階段以改革研究機構的撥款製度、開拓技術市場為突破口,使科學技術機構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主動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活力,鼓勵科技人員以多種方式創辦、領辦企業等。國家863計劃、星火計劃、火炬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繼設立,開放技術市場,建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重要舉措開始實施。在這些措施引導下,科技界以空前熱情投入經濟建設主戰場,以多種形式進入市場經濟。
據統計,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1萬項,其中獲國家級獎勵的近萬項;全國有一大批技術開發型研究機構進入企業,與企業結成科研—生產聯合經營體;出現了一批科技經濟實體。“依靠”和“麵向”方針的實施,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寧夏林業所,這個地處西北的科研院所,經曆了從瀕臨破產到起死回生的“涅槃”,把林業這個原本略顯弱勢的產業經營得紅紅火火;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這個曾經找米下鍋、舉步維艱的院所,通過創辦產業和改製上市,企業資產增值10萬倍……
這一係列轉變,正是科技麵向經濟帶來的倍增效應。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市場機製引入科技運行與管理體製中,大力推進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企業化轉製和社會公益類科研院所分類改革,許多舉步維艱的“國”字頭科研機構,從“等靠要”到向市場要效益,並通過創辦產業和改製上市,一躍成為行業翹楚,大大推動了科技力量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
然而,直到進入新世紀以後,我國才逐漸進入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引領產業發展的良性軌道,開始從“麵向”“進入”到“支撐”“引領”的變革。
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簡稱《規劃》)正式頒布。這份中國科技發展新藍圖高舉自主創新的旗幟,明確提出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新時期科技工作方針。
重點跨越,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速
《規劃》明確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並且用近1/5的篇幅勾勒出我國未來15年關係國計民生的一批重大專項。作為創新實踐的重要抓手,重大專項著眼於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在電子與信息、能源與環保、生物與醫藥、先進製造等關鍵領域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戰略產品,突破一批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建設一批重大示範工程。
集成電路專項就是重大專項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個標本。若幹年前,我國集成電路領域還是空白,進口芯片比進口石油花的錢還多得多。現在,我國集成電路重大專項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取得突破,集成電路裝備專項7種高端製造裝備產品進入大生產線考核驗證,部分開始實現市場銷售;成套工藝投入量產,技術水平邁入國際主流;封裝工藝、設備與材料取得重要進展,逐步向部分高端產品推廣應用;關鍵材料實現批量銷售並搶占國際市場。
在科技部部長萬鋼看來,集成電路專項實施,不僅提升了我國這一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最重要的是構建了以龍頭企業帶動,按照上下遊配套進行係統部署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主任許倞介紹,集成電路專項的部署和實施對產業鏈培育、產業結構調整、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麵的帶動作用已經開始顯現。目前,獲得專項支持企業中,已有6家公司正式上市;國內相關產業銷售開始呈現加速趨勢;同時輻射帶動太陽能、平板顯示等一係列新興產業的發展。
與集成電路一樣,在科技的引領下,我國移動通信產業也經曆了脫變:從
重大專項突破了一些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加強科技成果轉移機製的探索,而這些成果的應用和產業化促進了一些領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更好地推動產業自主創新的提升和產業規模的發展。許倞介紹,我國率先建立第三代核電示範工程,對核應用技術、先進製造技術、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等科技領域產生強大推動作用;大型飛機帶動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串聯起我國航空產業鏈,並聚焦了海內外航空人才。
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發展轉型
今年7月,IBM發布全球CEO調查,結果顯示,技術在影響組織的各種外部要素中的排名,從2004年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成為組織內部變化的最大推動力。這些CEO認為,技術能夠刺激產生某些全新的行業,並且會從根本上顛覆其他行業。
“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了調整和轉型的步伐,以新技術突破為基礎的產業變革蓄勢待發;而我國也在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步伐。”萬鋼說,我國發展一直麵臨著發達國家經濟和科技蓄勢占優的壓力和新興經濟體追趕比拚的態勢,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就會贏得發展的先機,抓不住機遇則隻剩下嚴峻的挑戰。
作為後發國家,在經曆跟蹤、模仿、追趕之後,更要學會洞察趨勢,搶占先機。我國在依靠科技應對危機中見事早、行動快,在全球起到先行作用。
科技,不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治本之策,更要求在引領產業革命中大有擔當。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的深度融合成為當代世界最為突出的特征之一。“以信息領域為例,過去是技術滿足市場需求,現在是雙向驅動,一方麵新的需求產生新技術,另一方麵,新技術催生新的消費市場,引領新的消費習慣,如‘蘋果’現象的出現。”許倞說。
當你在上海世博園乘坐著零排放、低噪音的新能源汽車時,當你在城市裏感受到半導體照明的奇光異彩時,當你對身邊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習以為常時,也許你並不知道,正是5—10年前,我國對這些技術領域和產業進行係統性、前瞻性部署,才有了今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
科技引領產業發展的案例枚不勝舉:
——10年前,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後通過原始集成創新和技術平台搭建,2008年形成規模化示範批量示範應用,2009年在公共服務和私人轎車領域批量銷售。至今,我國在運營電動汽車已達19000輛,形成世界上規模較大的新能源汽車示範應用。
——8年前,中國半導體照明上遊產業幾乎一片空白,下遊應用剛剛起步,功率芯片全部依賴進口。而現在我國已初步形成材料與芯片、封裝與器件、設計製造與服務較完整的產業鏈,37個“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試點城市,集中了近4500家半導體照明企業,總產值約1400億元,應用燈具超過420萬盞,年節電超過4億度。
——世界首座風光儲輸“四位一體”示範電站在河北張家口市成功投產,標誌著我國建成了世界上首座集風電、光伏發電、儲能及智能輸電“四位一體”的新能源示範電站,實現了新能源並網、關鍵設備和工程建設等方麵的重大技術突破,也為我國電網接納大規模新能源提供了良好示範。
——“金太陽”示範工程支持荒漠並網、建築一體化、園區集中連片式光伏發電等343個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1300兆瓦。
——截至目前,新藥重大專項已有80餘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獲得國內外發明專利1600餘項;新藥專項81.86億元中央投入直接帶動地方和企業投入144億元,新增產值950億元。
……
從麵向服務經濟建設,到成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到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和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科技創新,正深刻地改變著中國和世界!(科技日報北京
數學會獎項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