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是中國數學工作者的學術性法人社會(hui) 團體(ti) ,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的組成部分。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的宗旨是團結廣大數學工作者,為(wei) 促進數學的發展,繁榮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ye) ,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與(yu) 提高...
科學計算:理論和實踐相長
發布時間:2013-07-26
實驗室的宗旨從(cong) 成立之初就一直沒有改變,即從(cong) 實際問題出發,注重計算方法的構造和分析,讓科學計算服務於(yu) 應用需求。
科學與(yu) 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正以解決(jue) 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和國家安全密切相關(guan) 的科學計算問題為(wei) 目標,凝練新的數學模型、發展新的計算方法,在推動科學計算基礎研究的同時,將基礎理論研究的優(you) 勢落實到促進國家發展的實際應用中。
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yu) 係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數科院)科學與(yu) 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科研樓進門處,矗立著一尊人物雕像,這正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馮(feng) 康的雕像,他是該實驗室的創始人。
馮(feng) 康是我國老一輩傑出數學家,該實驗室是在他的倡導、籌備和組織下創建的,第一任主任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ya) 湘。
“今天,實驗室正以解決(jue) 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和國家安全密切相關(guan) 的科學計算問題為(wei) 目標,凝練新的數學模型、發展新的計算方法,在推動科學計算的基礎研究的同時,將基礎理論研究的優(you) 勢落實到促進國家發展的實際應用中。”現任科學與(yu) 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誌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從(cong) 實際問題出發
這所實驗室籌建於(yu)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當時,國際學術界正在推動一場從(cong) 計算數學向科學計算的變革,這對中國產(chan) 生的影響則是誕生了科學與(yu) 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
陳誌明表示,實驗室的宗旨從(cong) 成立之初就一直沒有改變,即從(cong) 實際問題出發,注重計算方法的構造和分析,讓科學計算服務於(yu) 應用需求。
比如,實驗室辛幾何算法課題組在馮(feng) 康率領下,係統地提出了哈密爾頓係統辛幾何算法,解決(jue) 了一係列理論和數值計算問題,獲得遠優(you) 於(yu) 已有方法的計算效果。該課題組主要成果包括:提出辛幾何算法;發展了生成函數理論;在此基礎上構造各種任意階精度的辛格式,研究其對稱性和守恒律;把辛算法思路推廣到更一般的動力係統,構造了切觸格式、保體(ti) 積格式、多辛格式等,形成了一套利用組合格式達到高精度的保結構法。
辛幾何算法課題組的研究工作以其特有創新性、係統性、廣泛性、理論完整性和成果豐(feng) 富多彩性受到國際知名學者的高度評價(jia) ,並且帶動國際上一係列相關(guan) 研究,已在天體(ti) 力學、分子動力學等眾(zhong) 多領域研究中得到成功應用。
多元化合作通道
“雖然研究領域是數學,但我們(men) 也希望可與(yu) 其他領域專(zhuan) 家進行交流。”陳誌明說,“數學應用麵非常廣泛,尤其是科學計算,在材料設計、集成電路、航空航天和數據通信等眾(zhong) 多的生產(chan) 領域都有應用。多與(yu) 這些領域的專(zhuan) 家交流,有助於(yu) 我們(men) 提升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
PHG(Parallel Hierarchical
Grid)是實驗室正在發展的專(zhuan) 門為(wei) 三維自適應有限元計算所設計的並行程序開發平台,其核心是分布式的層次網格結構。
目前,PHG處理的網格對象是三維四麵體(ti) 協調網格。PHG采用C語言開發,基於(yu) MPI消息傳(chuan) 遞通信實現並行。基於(yu) PHG完成的並行自適應有限元應用程序在國產(chan) 高性能並行計算機上,最大並行規模達到數萬(wan) 個(ge) 處理器核,最大網格規模超過十億(yi) 個(ge) 計算單元。
PHG平台使科研人員可在並行計算環境下方便地使用自適應有限元方法,提升計算效率的同時,顯著地縮短了設計算法周期。在集成電路參數提取的有限元自適應計算中,基於(yu) PHG開發的並行程序已高效處理20億(yi) 個(ge) 自由度的係統。
“我們(men) 要用數學語言建模,通過模型在實際應用中的計算結果判斷其是否滿足實際需求,並通過評價(jia) 結果改進算法、軟件和模型。”陳誌明說,“建模過程很複雜,但與(yu) 其他領域的結合隻是我們(men) 工作的開端。每個(ge) 數學模型背後都應對應一個(ge) ,甚至一係列重要的科學計算問題。”
陳誌明介紹,實驗室42名科研人員裏,超過一半從(cong) 事與(yu) 應用問題有關(guan) 的研究,如複合材料、熱核聚變、石油勘探、集成電路及生物計算等,實驗室先後與(yu) 複旦大學、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開展交流合作。
“很多問題需要數學方法來解決(jue) ,但我們(men) 隻清楚數學的內(nei) 容,落實到應用層麵還需要尋求外界幫助。”陳誌明希望自己與(yu) 團隊在未來一同解決(jue) 更多實際應用問題。
等待,十年磨一劍
實驗室曾承擔多項重大基礎性科學計算研究項目,比如上世紀90年代的兩(liang) 期“攀登計劃”項目“大規模科學與(yu) 工程計算的方法和理論”(1991~2000年),以及本世紀的3期“973”計劃項目“大規模科學計算研究”(1999~2004年)、“高性能科學計算研究”(2005~2010年)和“適應於(yu) 千萬(wan) 億(yi) 次科學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2010~2015年)的持續支持。
在國家持續支持下,科研人員在計算方法基礎研究方麵取得了一係列重要成果。在2006~2009年,實驗室有三項成果連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其中包括袁亞(ya) 湘和戴彧虹的非線性優(you) 化的計算方法和理論,餘(yu) 德浩等的人工邊界方法與(yu)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以及陳誌明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自適應與(yu) 多尺度計算方法。
近年來,實驗室正在逐步轉向重大的前沿性、多學科交叉的科學計算領域。“
陳誌明希望實驗室在某一個(ge) 或幾個(ge) 研究領域能保持國際領先,並且具有不可替代性。“雖然我們(men) 從(cong) 事的是基礎研究,但最終我們(men) 的工作將體(ti) 現到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當中。既然是科學計算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們(men) 需要拿出國內(nei) 其他同行專(zhuan) 家難以實現的研究成果,並在國際上能占有一席之地。”他說。
成績是由其他人評價(jia) 的,成果則可以通過實際應用來證實。
陳誌明坦言:“最高水平的工作是我們(men) 努力的目標,隻要我們(men) 敢於(yu) 走出自己的圈子,尋求與(yu) 應用問題結合,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總有證明自己的那一天。”
2001年,陳誌明從(cong) 美國訪問回國,決(jue) 定要做電磁場自適應有限元計算。從(cong) 瑞士學者的電磁場多重網格算法受到啟發,他認為(wei) 自己的團隊可以實現這樣的計算。於(yu) 是,他和實驗室副主任、並行計算領域專(zhuan) 家張林波商量,確定可行。
雖然當時科研進展受到條件限製,但通過借鑒國外的軟件方法和技術,他們(men) 最終以兩(liang) 篇論文的形式發表了電磁場自適應計算方法成果,該項工作被國外學者認為(wei) 是“擬穩態電磁場時空自適應計算的第一個(ge) 工作”,並且“從(cong) 實用觀點看,離散誤差的自動控製相當有吸引力”。
這些工作為(wei) 後來的三維並行自適應有限元軟件平台PHG的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從(cong) 最初決(jue) 定做,到成果發表,經曆了7年時間。
他們(men) 並不滿足於(yu) 文章的發表,在PHG平台基礎上,實驗室的
實際上,科研人員和天威集團專(zhuan) 家的討論交流10年前就開始了。付出10年的努力,陳誌明認為(wei) :“10年能出來一個(ge) 讓人比較滿意的成果,我們(men) 很欣慰。如果下一個(ge) 成果還需要10年,我們(men) 還會(hui) 繼續努力。”
《中國科學報》 (
數學會獎項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