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是中國數學工作者的學術性法人社會(hui) 團體(ti) ,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的組成部分。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的宗旨是團結廣大數學工作者,為(wei) 促進數學的發展,繁榮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ye) ,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與(yu) 提高...
北大數學百年弦歌不輟: 百年數學院幾代數學人
發布時間:2014-01-05
作者:湯濤 宋春偉(wei)
來源:《
光明日報 》(
他們(men) 是從(cong) 百年學府走出的莘莘學子
他們(men) 是活躍於(yu) 國際舞台的數學專(zhuan) 家
無論天空有多大,飛得有多高
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共同的名字——北大數學人
卓越:百年學府名家輩出
百年來,從(cong) 北大數學學院走出的校友中,不僅(jin) 院士輩出,更湧現出許多學界“第一”。截至2013年,北大數學學院培養(yang) 了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其中1952年以後培養(yang) 的中科院數理學部院士有張恭慶、薑伯駒等10人。正值盛年的田剛和校友鬱彬先後當選為(wei) 美國人文與(yu) 科學院院士。田剛院士2002年在國際數學家大會(hui) 作一小時報告,成為(wei) 國內(nei) 數學家第一人;2012年他又受邀擔任國際數學權威獎項阿貝爾獎評委會(hui) 委員,這也是中國數學家第一人。
北大數學學院在政界、實業(ye) 界也都有傑出的校友。1954級校友王選,漢字激光照排係統創始人,有“當代畢昇”之譽,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1955級校友周鐵農(nong) 曾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964級校友齊續春現為(wei) 全國政協副主席;1963級校友黃誌源長期掌舵金光集團,始終心係母校,早於(yu) 2002年就向北大捐贈九千萬(wan) 元人民幣,在最近的數學學科百年慶典之際又設立基金支持數學發展。
北大數學學院學子群星燦爛,難以一一贅述,這裏集中回顧改革開放後走入燕園的校友風采:
在過去的十年裏,有兩(liang) 位校友獲得統計界最著名的考普斯會(hui) 長獎,他們(men) 是1981級校友劉軍(jun) ,1993級校友寇星昌。考普斯會(hui) 長獎每年隻獎勵一人,獲獎者為(wei) 40歲以下並且在統計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學者。2013年寇星昌還獲得了古
根海姆獎(Guggenheim
Fellow)。這兩(liang) 位校友現在均為(wei)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現為(wei) 北大數學學院教授的範輝軍(jun) ,1994年進入北大攻讀博士,師從(cong) 張恭慶院士。2003年加入北大數學學院工作。他與(yu) 人合作的研究文章最近在世界頂級數學期刊《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2013年第一期發表。
許晨陽,本科和碩士均畢業(ye) 於(yu) 北大數學學院,2008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為(wei) 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並入選中組部第一批青年千人計劃。他已有3篇與(yu) 人合作的論文被世界頂級數學期刊《數學年刊》接受,在國內(nei) 尚屬首位。他最近還榮獲“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和“中國青年科技獎”。
榮耀:寫(xie) 入數學史的北大人
北大數學係於(yu) 1978年恢複高考招生,這一屆學生中的張益唐校友,2013年4月向數學領域最著名的刊物《數學年刊》投遞文章《素數間的有界距離》,5月即獲《數學年刊》接受。他在文章中證明了存在無數個(ge) 素數對, 其中每一對中的素數間距不超過七千萬(wan) 。這一結果成為(wei) 解決(jue) 古老的孿生素數猜想的裏程碑。為(wei) 此,
美國數學會(hui) 決(jue) 定將2014年弗蘭(lan) 克˙奈爾森˙科爾(Frank Nelson
Cole)數論獎授予張益唐,科爾數論獎於(yu) 1931年開始,每三年發一次,是數論領域的最高成就獎。
張益唐的成功還體(ti) 現了北大學人的風格:敢於(yu) 攻難題、安於(yu) 坐冷板凳。他博士畢業(ye) 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快餐店打工,後長期在大學做普通的講師,一輩子隻發表過兩(liang) 篇文章。看淡名利的他腦子裏長期有世界難題,數十年如一日地思考研究,
終於(yu) 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
可敬:北大數學女將也摘星
數學領域女性的比例相對較少,而成名的女數學家更是少之又少。但北大數學學院卻培養(yang) 出一批著名的女科學家,包括
鄔似玨,1979年入讀北大時隻有15歲,在北大獲得本科和碩士學位後,赴美耶魯大學再獲博士學位。鄔似玨是世界上水波方程最重要的專(zhuan) 家,對水波方程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鄔似玨解決(jue) 了二維和三維水波方程的局
部適定性,破解了五十年的挑戰性難題。
1979年入學的路江華,北大畢業(ye) 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數學博士,在辛幾何、李群理論方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十幾年前回到香港,現在是香港大學數學係主任。
1980年入學的鬱彬,北大畢業(ye) 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統計學博士。她是統計理論、高維數據分析、機器學習(xi) 等方麵國際著名學者。她的交叉學科研究既廣泛又深入,包括神經科學、遙感和生物信息。基於(yu) 其傑出貢獻,鬱彬教授2006
年獲享有盛名的古根海姆獎。她被選為(wei) 數理統計學會(hui) 會(hui) 士,IEEE會(hui) 士,美國統計協會(hui) 會(hui) 士,並於(yu) 2013年當選為(wei) 美國人文與(yu) 科學院院士。
精彩:北大數學的未來新生代
一代代北大數學學子的驕人成績在年輕一代學子中得到傳(chuan) 承,這些“70後”“80後”們(men) 繼承了北大數學人甘於(yu) 寂寞、不怕吃苦、一心治學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展現出未來新生代極其精彩的一麵。
張偉(wei) ,2000年進入北大,2006年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博士,現在是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助理教授。2010年獲SASTRA拉馬努金獎,年僅(jin) 29歲。拉馬努金獎評委主席阿拉底在頒獎詞中說:“
袁新意,張偉(wei) 在北大的同班同學,2008年獲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博士,現在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他曾於(yu) 2000年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2008年獲得克萊研究獎,當時隻有26歲。
對此,普林斯頓大學著名教授張壽武說:“在這麽(me) 年輕時就獲得國際數學界這麽(me) 高的承認,他們(men) 是中國數學的未來。”
像張偉(wei) 、袁新意一樣在數學領域做出精彩的新生代還有很多:
惲之偉(wei) ,2000年進入北大,2009年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為(wei) 斯坦福大學助理教授。2000年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2012年獲得SASTRA拉馬努金獎。
朱歆文,2000年進入北大,2009年加州大學伯克
魯劍鋒,2001年進入北大,2009年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為(wei) 杜克大學助理教授。2013年獲得斯隆學者獎。
倪憶,1997年進入北大,2007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為(wei) 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他獲1997 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2012年獲得斯隆學者獎。
鍾聲,1997年進入北大,2005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現為(wei) 加州大學聖地亞(ya) 哥分校副教授。2011年獲得美國國家衛生局創新獎(New Innovator
Award),2012年獲得斯隆學者獎。
劉若川,1999年進入北大,2008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2011-2013年任密執
除了從(cong) 北大走出的張偉(wei) 、袁新意們(men) ,以及從(cong) 北大走出又回歸燕園的許晨陽、劉若川們(men) ,北大還吸納了一批年輕的學術骨幹,他們(men) 中的很多人畢業(ye) 於(yu) 兄弟院校,博士學位則來源於(yu) 十幾個(ge) 國家,包括李若、章誌飛、李鐵軍(jun) 、王家軍(jun) 、姚遠、王嵬、安金鵬、葛顥、郭紫華等等。
北大燕園,正在成為(wei) 這些年輕人學術起跑線的首選之地。
數學會獎項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