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百年弦歌不輟: 百年求道始成“學”

發布時間:2014-01-07

作者:柳彬 劉雨龍

來源:《 光明日報 》( 2013年12月18

為(wei) 師者,教學一線言傳(chuan) 身教

北大數學學科教師隊伍中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名,千人計劃專(zhuan) 家10名,青年千人計劃專(zhuan) 家3名,長江特聘學者6名,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18名,知名教授61名,除此之外,還有多位青年骨幹教師。他們(men) 學術突出,學風嚴(yan) 謹,師德崇高,擔當起科研創新與(yu) 教書(shu) 育人雙重使命。在2002年,2006年和2012年教育部三次一級學科評估中,北大數學學科均為(wei) 全國高校第一名。

全國首屆教書(shu) 育人楷模薑伯駒院士講課嚴(yan) 謹認真、循循善誘是有口皆碑的,有學生形容:老師的課堪稱完美。薑伯駒熱愛自己的教師職業(ye) ,盡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陳省身數學獎獲得者、華羅庚數學獎獲得者等諸多角色,他卻始終珍惜和堅守自己的教師身份。

作為(wei) 教師,張恭慶院士一直為(wei) 青出於(yu) 藍而勝於(yu) 藍而身體(ti) 力行,他要把數學的根深深的紮在中國的土地上。他所指導的許多研究生都已成為(wei) 各自領域的傑出學者,活躍在教學研究的最前沿。

像兩(liang) 位院士一樣,北大數院許多優(you) 秀教師都是在教學第一線言傳(chuan) 身教,用生命描繪數學的簡潔與(yu) 深奧。本科生課堂上,老師耐心仔細地將早已爛熟於(yu) 心的公式、定理在黑板上推演,細致入微地解答同學們(men) 或難或易的不解與(yu) 困惑,將數學研究的基礎方法與(yu) 永恒真理植於(yu) 每位初學者心中;本研讀書(shu) 研討班上,同學查閱文獻,積極討論,拓展思維,科研經驗豐(feng) 富的老師介紹各自領域國際前沿發展與(yu) 核心問題,為(wei) 潛心做學術研究的學生搭建平台。本科生基礎課程的完善,小班教學的拓展,專(zhuan) 業(ye) 體(ti) 係的改革等等,為(wei) 北大數學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與(yu) 此同時,北大數學的教學成果得到學界的認同與(yu) 肯定,數學科學學院的數學基礎研究與(yu) 人才培養(yang) 基地建設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丘維聲教授,薑伯駒教授,張恭慶教授先後獲得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張平文教授獲得北京市師德標兵稱號。

為(wei) 學者,不懈投入攀登高峰

說起學數學的學生,大部分人都會(hui) 想到諸如嚴(yan) 謹細心踏實這樣的詞語。眾(zhong) 所周知,數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每位數學人都是憑借著對它深沉的熱愛和不懈的精神,不驕不躁,在良師益友的引導與(yu) 幫助下,步步為(wei) 營,攀登數學研究領域的巔峰。

近年來,北大數院學生在各級建模競賽及數學專(zhuan) 業(ye) 競賽中成績斐然,為(wei) 學校爭(zheng) 光、為(wei) 國家添彩:2013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有兩(liang) 組隊伍4名同學獲得Outstanding獎(在所有參賽隊伍中排名前0.1%),三組隊伍6名同學獲得Finalist獎(排名前0.2%),另有8組隊伍共12人獲得一等獎;7名同學被選拔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包攬競賽全國前四名。

成功與(yu) 榮譽從(cong) 來都屬於(yu) 那些勤勉踏實的人,每至深夜,我們(men) 都能看到圖書(shu) 館、自習(xi) 室裏那苦讀的身影與(yu) 專(zhuan) 心的演算;在書(shu) 架旁翻閱文獻,靜靜思考的姿態。正是這樣刻苦,踏實的學風培養(yang) 出了數學科學學院傑出的畢業(ye) 生。他們(men) 刻苦努力,不驕不躁,思維敏銳,邏輯清晰,必將成長為(wei) 社會(hui) 所需要的人才。

第二課堂,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除了專(zhuan) 業(ye) 學習(xi) ,數學學院黨(dang) 委和團委積極開拓第二課堂,營造環境,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創刊17年的品牌團刊《心橋》和已出版50期的《數學風采》,貼近同學、大膽創新,在同學們(men) 當中都有著廣泛影響,在強化他們(men) 的理想信念,懷抱學術精神上,發揮著積極作用。

數院人還充分發揮專(zhuan) 業(ye) 特色和特長,打造了一係列獨特風格的品牌活動。一年一度的數學文化節係列活動已經成為(wei) 全校關(guan) 注的數學文化盛事,今年結合北大數學學科創建100周年開展的院士講座,31籃球賽,百年數學廣場文化宣傳(chuan) ,數院英雄賽“314 π day”遊園會(hui) 、最美解析式評選及明信片製作,讓同學們(men) 感受到了數學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數院同學的創造力。

此外,無論是北大之鋒辯論賽,還是排球、足球、慢壘等體(ti) 育賽事,都活躍著數院同學的身影。他們(men) 舉(ju) 辦高數應該這樣學主題係列誌願服務活動,為(wei) 其他院係學習(xi) 高等數學的同學進行多樣化的輔導與(yu) 答疑。每年暑期實踐活動,他們(men) 將社會(hui) 實踐與(yu) 自己所擅長的統計分析、理論建模緊密的結合,提升了社會(hui) 實踐活動效果。

嚴(yan) 謹踏實的數學研習(xi) 與(yu) 豐(feng) 富多彩的課餘(yu) 生活一起構成了北大數學人精彩的大學生活。北大數學在下一個(ge) 百年裏必將成為(wei) 數學前沿成果的搖籃,成為(wei) 更多學子成長、蛻變的地方,為(wei) 社會(hui) 輸送更多的優(you) 秀人才。

今日的北大數學學科蒸蒸日上,延續著北大數學的百年輝煌。北大數學將繼續保持國內(nei) 領先、努力創建世界一流,譜好另一段新百年的絢麗(li) 篇章。

數學會獎項

華羅庚獎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熱愛祖國,獻身科學事業(ye) ,一生為(wei) 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ye) 和培養(yang) 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京公網安備 110402430128號 版權所有: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法律法規 | OA/ERP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