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本院士:探尋數學的交叉之美

發布時間:2015-05-18

這位從(cong) 秦嶺大山深處走出來的數學家,以堅持不懈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攀登在將數學變成數學技術的蜿蜒道路上。

2015年春日的一天,西安交通大學校園裏百花爭(zheng) 豔,綻放的櫻花讓師生們(men) 流連於(yu) 花間樹道。在該校學習(xi) 工作近40年的徐宗本院士,此刻正安靜地坐在辦公室推導演算數學公式,直到《中國科學報》記者的來訪,才將他從(cong) 深奧的數學世界拉回到櫻花盛開的美麗(li) 校園。其實,這位從(cong) 秦嶺大山深處走出的數學家,其人生經曆所折射出的光彩,更比櫻花絢麗(li) ——1987年獲西安交通大學理學博士學位,成為(wei) 我國“文革”後第一批培養(yang) 的計算數學專(zhuan) 業(ye) 博士;2008年獲中國應用數學的最高獎——蘇步青應用數學獎;2010年,他應邀在世界數學家大會(hui) 上作45分鍾特邀報告,成為(wei) 繼華羅庚、吳文俊、陳景潤、馮(feng) 康、張恭慶、馬誌明、田剛、彭實戈、郭雷之後,我國為(wei) 數不多的被邀請的大陸數學家;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以他的理論為(wei) 基礎的全球首部稀疏微波成像論證原理樣機試飛成功。

堅持不懈,將純數學帶進應用之門

2011年冬,在西安交通大學執教35年的徐宗本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兩(liang) 大“盛事”:一是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wei) 西安交大理科的首位院士;二是西安交大成立“數學與(yu) 統計學院”,數學學科終於(yu) 迎來實現跨越式發展機遇。

最讓徐宗本欣喜不已的是數學與(yu) 統計學院的成立,因為(wei) 這意味著:數學學科 將在西安交通大學這樣一所具有傳(chuan) 統工科優(you) 勢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中,得到優(you) 先 發展和重點建設。 

在探索數學與(yu) 應用相結合的路上,徐宗本已經跋涉了 30 多年。這不僅(jin) 要有 對研究方向的足夠自信,最重要的是要能耐得住長期的寂寞和一次次的失敗。“長 期從(cong) 事這件事情,你會(hui) 冒很大的風險,那就是有可能不成功,整個(ge) 過程充滿著常 人難以理解的煎熬。”徐宗本體(ti) 會(hui) 頗深。

因為(wei) 始終伴隨著“失敗”的風險,他曾經認為(wei) 自己也有可能“死在”堅持的 路上。“我堅持的價(jia) 值在於(yu) ,讓那些一直堅持走在科學研究路上的人看到了希望, 特別是讓數學領域一批堅持做應用的人看到了成功。”徐宗本說,“其實,在數 學領域有許多人依然堅持走在應用的路上,無論成敗,隻要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 並為(wei) 之付出努力,他們(men) 都是成功者。”

1987 年,徐宗本長達 200 多頁的博士論文《單調映像方程解的近似和構造 可解性理論》以嚴(yan) 密的推理、獨特的創意、精妙的算法在泛函分析領域引起轟動, 當時被認為(wei) 無論在思想方法上,還是在理論構架上,都超越了國內(nei) 外同行的同類 工作。這些深刻卓越的理論研究基礎為(wei) 他後來在相關(guan) 數學理論、機器學習(xi) 領域的 厚積薄發,並取得係統性創新成果夯實了基礎。

基於(yu) 對基礎數學的深入研究和敏銳感悟,徐宗本發現並證明了機器學習(xi) 的 “徐-羅奇”定理,解決(jue) 了神經網絡與(yu) 模擬演化計算中的一些困難理論問題。

堅忍不拔,讓人生磨礪成為(wei) 精神源泉

在通往數學王國的道路上,徐宗本坎坷的人生磨礪成為(wei) 他攻克數學難關(guan) 的精 神源泉。 

1955 年,徐宗本出生在秦嶺深處柞水縣鳳凰鎮三裏峽,是家裏的第五個(ge) 孩 子。父親(qin) 是一位老中醫,母親(qin) 是一位大家閨秀,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然而,這 個(ge) 原本幸福的家庭在“文革”時卻遭遇了冤假錯案,家人經曆了抄家、批鬥、歧 視等痛苦折磨。在磨難中,徐宗本學會(hui) 了自立,5 歲就開始給長期臥病在床的母 親(qin) 做飯,並進入村辦小學讀書(shu) ,每天上學單程要趕 3 裏山路,而早餐則是柿餅撕 開後泡在水裏吃。11 歲時他開始替父親(qin) 謄抄要求平反落實政策的申訴書(shu) 。童年 的艱辛,造就了徐宗本吃苦耐勞的非凡毅力。也因此,能夠學習(xi) 對他來說已成為(wei) 一件最輕鬆愉快的事情。

1973 年,18 歲的徐宗本進入西北大學學習(xi) 數學,三年後被分配到西安交通 大學任教。在此後的青春歲月裏,徐宗本雖為(wei) 大學教師,卻依然像學生一樣約束 自己,堅持學習(xi) 數學專(zhuan) 業(ye) 的本科課程。

1978 年,徐宗本參加我國第一批研究生考試,報考“數學王子”陳景潤的 研究生,結果卻未能如願。這一挫折對他影響極大,他深刻地認識到:“搞研究 是一個(ge) 厚積薄發的過程,尤其是數學這門基礎學科,如果沒有堅實的積累,在科 研中是很難出成果的。”為(wei) 此他痛下決(jue) 心,給自己定了“五項鐵律”:一是堅忍 不拔地學習(xi) 、研究;二是與(yu) 學習(xi) 無關(guan) 的事一律不想;三是堅持鍛煉身體(ti) ,保持旺 盛精力;四是調節營養(yang) ,活躍生活;五是注意思想修養(yang) ,不放棄也不驕傲。

這五項“鐵律”,徐宗本一堅持就是數十年。在日複一日的堅持中,他體(ti) 味 到了一個(ge) 個(ge) 人生感悟:“隻要有堅定的毅力,知道遠方的彼岸是什麽(me) ,就一定有 能力到達彼岸。”“播種行為(wei) ,可以收獲習(xi) 慣;播種習(xi) 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 性格,可以收獲命運。”“一個(ge) 人在努力的過程中也可能失敗,但不意味著永遠 失敗,隻要堅持,就能成功。”

堅定不移,用言傳(chuan) 身教打造團隊精神

徐宗本做學問有自己的“性格”,帶領團隊也有自己的“方式”。他時常說: “同樣是做科學研究,為(wei) 什麽(me) 不做到最有價(jia) 值?那就要與(yu) 國家需求相結合,科學 研究需要高質量、高素質。”因此,他以“立誌、方向、素質、卓越”來鼓勵研 究團隊和學生如何走向成功。

目前,徐宗本所在的團隊信息與(yu) 係統科學研究所,是一個(ge) 擁有 40 多名成員 的“大家庭”。作為(wei) 團隊帶頭人,他認為(wei) 最根本的是要更多地關(guan) 注別人的成長, 要給別人更多發展機會(hui) 。在徐宗本周圍因此形成了無數個(ge) “精神團隊”:做科研 有一支過硬的交叉學科團隊,做管理有一支誌同道合的行政團隊。

不過,在徐宗本的團隊工作和學習(xi) 可並不輕鬆。因為(wei) 這個(ge) 團隊不僅(jin) 有著嚴(yan) 明 的紀律,而且“能容忍愚鈍、決(jue) 不能容忍懶惰”。徐宗本自己說到做到,也以身 作則,用言傳(chuan) 身教嚴(yan) 格要求自己的學生。

學生交來的論文,無論再忙,他都反複認真修改,一篇論文從(cong) 頭到尾修改五 六遍都算少的,據說最多的還有改 30 多遍的。為(wei) 了避免不合格的論文因某種原 因僥(jiao) 幸過關(guan) ,他往往通宵達旦地為(wei) 學生修改論文。第二天當一份改得密密麻麻“麵 目全非”的論文放在學生麵前時,學生感觸頗深,暗下決(jue) 心要勤奮學習(xi) ,嚴(yan) 格要 求自己。 

徐宗本以這種方式向學生表明了自己的治學態度:堅持職業(ye) 道德,絕不為(wei) 任 何學生“放水”。“論文作為(wei) 學生的產(chan) 品,一定要保質保量。教育如果就這樣一 個(ge) 個(ge) ‘放水’,那麽(me) 我們(men) 的國家今後會(hui) 走向何方?”徐宗本說。

從(cong) 秦嶺大山深處走出的徐宗本,滿懷感恩之心,時刻不忘回報社會(hui) 。當他當 選院士時,遍布天下的弟子們(men) 難言欣喜,紛紛集資祝賀,他卻將這些資金如數捐 給學校設立“西安交大應用數學論文獎”以激勵創新研究。在 60 歲生日之際, 他又做了一件有意義(yi) 的事情——號召家人和學生,組織並設立“希望之翼助學基 金”,每年幫助兩(liang) 名沒錢上大學的“山裏娃”實現大學夢。他期望以這種方式回 饋秦嶺家鄉(xiang) 的養(yang) 育,讓更多像他這樣的“山裏娃”依靠知識改變命運。

《中國科學報》 (2015-05-15 第 5 版 人物) 

數學會獎項

華羅庚獎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熱愛祖國,獻身科學事業(ye) ,一生為(wei) 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ye) 和培養(yang) 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京公網安備 110402430128號 版權所有: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法律法規 | OA/ERP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