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10年躍升之路三:從跟跑到領跑

發布時間:2012-09-19

6月24日早晨,馬裏亞(ya) 納海溝上方的“向陽紅9號”指揮廳收到信號:“蛟龍”號下潛至7020米,新的世界紀錄誕生了!它成為(wei) 世界上第一個(ge) 突破7000米深度的作業(ye) 型載人潛水器。

要知道,2002年6月,“7000米載人潛水器”列入國家863計劃重大專(zhuan) 項時,中國研製過的潛水器最深才不過600米。

10年前,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曾起草一份《2003年技術預測報告》。這份報告指出,當時各領域的75項關(guan) 鍵性技術中,中國落後國際先進水平6—10年的有3項,落後5年的有66項——占所有項目的92%;而處於(yu) 先進國家同等水平的技術隻有5項,比如TD—SCDMA技術等;領先國際水平的隻有一項:中文信息處理技術。

10年過去,中國科技力量悄無聲息地從(cong) 第二集團趕超到第一集團,甚至占據了世界數一數二的位置:2011年中國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SCI論文數量世界第二、發明專(zhuan) 利申請量世界第二、高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世界第二、高技術產(chan) 業(ye) 出口額世界第一……

中國人在科技賽道上奮力趕超——從(cong) 高速鐵路到水稻育種,從(cong) 超級計算機到幹細胞研究,一些項目已經具備“摘金”的實力。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國在許多領域已開始領跑世界。

明星技術成就,帶動經濟騰飛

2008年,一家名字讓西方人覺得陌生的公司“華為(wei) ”,占據了專(zhuan) 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榜首,讓很多人感到吃驚。幾年前,美國和日本的公司壟斷這一榜單前列時,人們(men) 從(cong) 未想過會(hui) 出現一家中國公司。

很快,華為(wei) 與(yu) 中興(xing) 兩(liang) 家中國電信設備商,牢牢占據了之後幾年PCT申請量的榜首位置。與(yu) 此同時,中國電信公司的整體(ti) 實力和全球競爭(zheng) 力與(yu) 其專(zhuan) 利申請量同步躍升。

“華為(wei) 是中國邁向西方市場的長征路的縮影。”《經濟學人》今年8月4日的封麵文章評論說,“華為(wei) 在歐洲贏得了過半的4G網絡,並已經成為(wei) 手機市場的強勁競爭(zheng) 者。”這篇文章判斷說:“華為(wei) 之後,還會(hui) 有更多的中國公司陸續趕來。”

與(yu) 此同時,中國主導的TD—LTE增強型成為(wei) 4G國際兩(liang) 大主流標準之一,這意味著中國在4G時代將領跑世界。

穿越低緯度、高海拔多年凍土地帶,翻過海拔5000多米的“通天之路”——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顯示了中國工程技術的實力。脆弱的生態、高寒缺氧的環境和多年凍土的地質構造三大世界性建設難題,被一一攻克。

在高速鐵路建設方麵,中國的進度之快更是引起了全球矚目。2007年中國才開始運營高速鐵路網絡,但現在高鐵長度已經是世界第一。高鐵成了世界觀察中國的一扇窗口。

在技術優(you) 勢的鼓舞下,中國的鐵路設備製造商在全球競標。中國北車8月8日宣布,將向德國工業(ye) 巨頭西門子出售含其高鐵技術的零部件。這是中國的高鐵設備第一次出口歐洲大陸。

中國的特高壓輸電網,建設不到10年就具備了世界最高水平,創造了一批世界紀錄。晉東(dong) 南—南陽—荊門線路是世界上第一個(ge) 投入商業(ye) 運行的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則是世界上同類工程中容量最大、距離最遠、技術最先進的。中國的成就,被國際大電網組織稱之為(wei) “世界電力工業(ye) 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中國未來將在特高壓骨幹網的基礎上建立全國智能電網,目前在這一方麵的投入已經超過了美國。

在LED和電動汽車等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中國也毫無爭(zheng) 議地位居世界領先位置。

“如果10多年前,國家沒有對電動汽車、新能源、生物技術的部署,我們(men) 今天是無法站在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這個(ge) 舞台與(yu) 其他國家同場競技的。因此,我們(men) 現在就要麵向未來的幾十年,加強基礎研究,實施量子調控、納米、蛋白質、發育與(yu) 生殖、幹細胞以及全球變化等重大科學計劃。下個(ge) 5年以及未來,我們(men) 將在更多領域領跑。”科技部部長萬(wan) 鋼去年麵對媒體(ti) 的表態,顯示出中國實現科技趕超的信心和耐心。

重大科學工程,奠定領先優(you) 勢

2010年,國際TOP500組織發布第36屆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天河一號”位居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當2006年國防科技大學研發團隊開始向攻克千萬(wan) 億(yi) 次超級計算機係統進軍(jun) 時,國產(chan) 超級計算機還未突破百萬(wan) 億(yi) 次。

中國首台千萬(wan) 億(yi) 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在湖南長沙甫一亮相,一連串的數據便令人震驚。中國也成為(wei) 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ge) 能夠研製千萬(wan) 億(yi) 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與(yu) 之類似,“蛟龍”號也是中國科學裝置趕超國際同行的一個(ge) 縮影。10年前立項時,蛟龍研發團隊手頭沒有資料、圖紙,沒有1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任何經驗。但他們(men) 潛心研究,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預定的科學目標。如今,擁有唯一能夠潛至7000米以下的同類裝置,中國的深海探測實力大大加強。

不僅(jin) 如此,正如中科院聲學所張仁和院士所評價(jia) 的,研製先進的科學裝置也顯著帶動了相關(guan) 領域的材料、工藝、設備製造水平。中國領先世界的基礎建設投入,一部分就是投在了科學工程上。

中國的天文學家,曾經隻能依靠國外先進望遠鏡的數據進行前沿探索。而2008年落成的LAMOST,則改變了這一曆史。它是國際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讓人類觀測天體(ti) 光譜的數目提高到千萬(wan) 量級。自此以後,中國望遠鏡可以為(wei) 宇宙起源、星係形成與(yu) 演化、銀河係結構、恒星形成與(yu) 演化等領域提供數據。

而在貴州一個(ge) 天然溶坑裏,世界上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正在建造——500米口徑的球麵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是我國自行研發的另一個(ge) 舉(ju) 世矚目的科學設施。

2010年投入使用的“上海光源”,既是我國迄今建成的最大科學平台,又是領先世界的第三代光源。它具有投射出60多條光束線的能力,可以同時向上百個(ge) 實驗站提供從(cong) 紅外光到硬X射線的各種同步輻射光源。

今年7月10日,合肥的中科院等離子體(ti) 物理研究所又發布重要消息:東(dong) 方超環(EAST)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在今年的試驗中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超過400秒的高溫等離子體(ti) ;穩定重複超過30秒的高約束等離子體(ti) 放電。這標誌著中國在穩態高約束等離子體(ti) 研究方麵走在了國際前列。

EAST是研究可控核聚變的重要實驗裝置,建造10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全超導非圓截麵托卡馬克裝置。它以最短的時間獲得高參數等離子體(ti) 放電,效率之高讓國際同行感到羨慕。

EAST的成功,隻是中國近年來重大科學工程的一個(ge) 縮影。10年來,中國科學工程建設速度之快,令世界科學界驚歎。

桂冠科研項目,贏得世界榮譽

“蛟龍”深潛和載人航天對接實驗同一天獲得成功後,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評論說:“中國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尤其需要戰略高技術的支撐引領。深潛研究和深空探測,不僅(jin) 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全人類的貢獻。”

過去5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達13408億(yi) 元。年均增速達23%。2010年,中國研發經費開支占GDP比重達1.5%,大大超出2002年的1.1%。

在科研投入超快增長的同時,中國的數學、物理、化學、材料、計算機和工程科學等學科水平也已進入世界前5名。在學科整體(ti) 進步的背景下,一些突出的科研成就為(wei) 中國贏得世界榮譽。

一隻名為(wei) “小小”的老鼠的誕生,就為(wei) 中國幹細胞研究贏得了話語權。它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即iPS細胞克隆出的老鼠。

自2006年以來,iPS細胞成為(wei) 幹細胞領域的研究熱點。在973計劃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支持下,幾位上海科學家利用iPS細胞通過實驗,成功獲得了27隻成活的健康小鼠,從(cong) 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證明iPS細胞的全能性。

這項研究的成功,成為(wei) 中國生物學近年來取得的標誌性成就。《自然》雜誌在線刊發了這一成果,指出“在克隆研究的道路上,‘小小’接過了克隆羊‘多莉’點燃的火炬”。

在育種科學方麵,中國科學家破解了水稻生長的“基因密碼”,讓這一人類賴以生存的古老農(nong) 作物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中國科學家從(cong) 水稻基因組序列中找出了水稻高產(chan) 優(you) 質、味美色香的關(guan) 鍵因素,找出了一係列抗病抗蟲、耐寒耐澇、抗倒伏等優(you) 良性狀的遺傳(chuan) 信息。產(chan) 量、米質、抗性等多方麵突破的超級稻新品種一旦問世,將是矮稈水稻和雜交水稻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量子通信領域,中國也已經走在世界最前列。2004年以來,中國對量子糾纏製備與(yu) 操縱的研究,屢屢被評為(wei) 國際物理學的年度最大進展之一。2010年,中科大和清華團隊成功地在16公裏長度實現量子傳(chuan) 輸,證明了用衛星傳(chuan) 輸糾纏光子就完全可能實現,是量子通信技術走向實用的重要一步。

量子通信研發的國際競爭(zheng) 激烈,未來5到10年可能實現千公裏級的量子通信,包括通信網絡和基於(yu) 衛星的量子通信。中國目前的進度超過了所有對手。

鐵基超導材料、澄江化石群、青藏高原地質新理論、人類基因組新測序標準……前沿領域的一係列原始性創新成果在國際上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一大批創新成果為(wei) 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編輯 張穎)

數學會獎項

華羅庚獎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熱愛祖國,獻身科學事業(ye) ,一生為(wei) 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ye) 和培養(yang) 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京公網安備 110402430128號 版權所有: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法律法規 | OA/ERP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