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是中國數學工作者的學術性法人社會(hui) 團體(ti) ,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的組成部分。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的宗旨是團結廣大數學工作者,為(wei) 促進數學的發展,繁榮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ye) ,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與(yu) 提高...
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發布時間:2009-01-14

2009 年1 月9 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ju) 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xi) 近平、李克強出席大會(hui) 並為(wei) 獲獎代表頒獎。
人民大會(hui) 堂大禮堂裏燈火璀璨,鮮花競豔,氣氛莊重而熱烈。上午10時,大會(hui) 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胡錦濤首先向獲得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北京天壇醫院名譽院長王忠誠,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徐光憲頒發獎勵證書(shu) ,並同他們(men) 熱情握手,表示祝賀。在熱烈的掌聲中,胡錦濤等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其他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代表頒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代表黨(dang) 中央、國務院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主持大會(hui)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dong) 在會(hui) 上宣讀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jue) 定》。
王忠誠代表全體(ti) 獲獎人員發言。
會(hui) 前,胡錦濤等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會(hui) 見了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獲獎代表。
會(hui) 上,頒布了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獲獎人選和項目。200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授獎項目3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55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254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26項、二等獎225項;授予3名外籍科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相關(guan) 內(nei) 容
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目錄
二等獎
序號
|
編號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人
|
推薦單位
|
1
|
Z-101-2-01
|
均勻試驗設計的理論、方法及其應用
|
王元(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
方開泰(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
|
2
|
Z-101-2-02
|
人工邊界方法與偏微分方程數值解
|
餘德浩(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
韓厚德(清華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3
|
Z-101-2-03
|
電磁材料結構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行為的理論研究
|
鄭曉靜(蘭州大學),
周又和(蘭州大學)
|
教育部
|
4
|
Z-101-2-04
|
固體的微尺度塑性及微尺度斷裂研究
|
魏悅廣(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王自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陳少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5
|
Z-102-2-01
|
通過恒星豐度探索銀河係化學演化的研究
|
趙剛(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陳玉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張華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施建榮(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梁豔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
中國科學院
|
6
|
Z-102-2-02
|
量子開係統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的應用
|
孫昌璞(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全海濤(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7
|
Z-102-2-03
|
原子分子操縱、組裝及其特性的STM研究
|
高鴻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宋延林(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時東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張德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龐世瑾(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8
|
Z-103-2-01
|
化學反應過渡態的結構和動力學研究
|
楊學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戴東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王秀岩(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任澤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邱明輝(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遼寧省、
中國科學院
|
9
|
Z-103-2-02
|
功能納米材料的合成、結構、性能及其應用探索研究
|
李亞棟(清華大學),
王訓(清華大學),
彭卿(清華大學),
孫曉明(清華大學),
李曉林(清華大學)
|
北京市
|
10
|
Z-103-2-03
|
碳硼烷及其金屬碳硼烷的合成、結構和反應
|
謝作偉(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11
|
Z-103-2-04
|
新型規則納米孔材料的分子工程
|
裘式綸(吉林大學),
朱廣山(吉林大學),
李曉天(吉林大學),
張宗弢(吉林大學),
方千榮(吉林大學)
|
教育部
|
12
|
Z-104-2-01
|
晚中新世以來東亞季風氣候的曆史與變率
|
安芷生(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周衛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劉曉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劉衛國(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劉禹(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13
|
Z-104-2-02
|
寒武係和奧陶係全球層型剖麵和點位(金釘子)及年代地層劃分
|
彭善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陳旭(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戎嘉餘(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林煥令(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張元動(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江蘇省
|
14
|
Z-104-2-03
|
生命與環境協調演化中的生物地質學研究
|
殷鴻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謝樹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楊逢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童金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王永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教育部
|
15
|
Z-104-2-04
|
中國濕地生態係統溫室氣體(CH4和N2O)排放規律研究
|
蔡祖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邢光熹(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徐華(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顏曉元(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丁維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16
|
Z-104-2-05
|
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
|
施雅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崔之久(北京大學),
李吉均(蘭州大學),
鄭本興(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周尚哲(華南師範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17
|
Z-105-2-01
|
精子在附睾中成熟的分子基礎研究
|
張永蓮(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陳小章(香港中文大學),
劉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胡遠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李鵬(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上海市
|
18
|
Z-105-2-02
|
中國苔蘚植物研究
|
高謙(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曹同(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黎興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吳玉環(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張光初(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
|
19
|
Z-105-2-03
|
抗生素代謝工程的基礎研究
|
鄧子新(上海交通大學),
白林泉(上海交通大學),
周秀芬(上海交通大學),
孫宇輝(上海交通大學),
陳實(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市
|
20
|
Z-105-2-04
|
血糖調節相關的調控型分泌的分子機理研究
|
徐濤(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徐平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陳良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吳政星(華中科技大學),
瞿安連(華中科技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21
|
Z-105-2-05
|
華南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係統恢複/演替過程碳、氮、水演變機理
|
周國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閆俊華(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張德強(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莫江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唐旭利(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
廣東省
|
22
|
Z-106-2-01
|
雌激素和三苯氧胺誘發婦科腫瘤的分子機製
|
尚永豐(北京大學),
張華(北京大學),
伍會健(北京大學),
尹娜(北京大學),
易霞(北京大學)
|
中華醫學會
|
23
|
Z-106-2-02
|
腫瘤細胞的泛素調節機製研究
|
張學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李愛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沈倍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李慧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周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
總後勤部
|
24
|
Z-106-2-03
|
介導肝髒損傷與再生的天然免疫識別及其調控機製
|
田誌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魏海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孫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建(山東大學),
鄭曉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省
|
25
|
Z-107-2-01
|
魯棒控製係統設計的參數化方法與應用
|
段廣仁(哈爾濱工業大學),
關新平(燕山大學),
劉國平(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張煥水(山東大學),
高會軍(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省
|
26
|
Z-107-2-02
|
國際通用Hash函數的破解
|
王小雲(山東大學),
於紅波(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27
|
Z-107-2-03
|
複雜非線性係統鎮定控製的理論與設計
|
程代展(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
洪奕光(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
席在榮(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
王玉振(山東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28
|
Z-107-2-04
|
非經典計算的形式化模型與邏輯基礎
|
應明生(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29
|
Z-107-2-05
|
混沌反控製與廣義Lorenz係統族的理論及其應用
|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
呂金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
周天壽(中山大學),
陸君安(武漢大學)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30
|
Z-108-2-01
|
非平衡晶界偏聚動力學和晶間脆性斷裂研究
|
徐庭棟(鋼鐵研究總院)
|
專家推薦
|
31
|
Z-108-2-02
|
用於納電子材料的碳納米管控製生長、加工組裝及器件基礎
|
劉忠範(北京大學),
張錦(北京大學),
朱濤(北京大學),
吳忠雲(北京大學)
|
教育部
|
32
|
Z-109-2-01
|
電力大係統非線性控製學
|
盧強(清華大學),
梅生偉(清華大學),
孫元章(清華大學),
劉鋒(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33
|
Z-109-2-02
|
煤的結構特征及其與反應性的關係和調變
|
謝克昌(太原理工大學),
李文英(太原理工大學),
馮傑(太原理工大學),
王寶俊(太原理工大學),
盧建軍(太原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34
|
Z-109-2-03
|
熱噴塗塗層形成機製、結構與性能表征的應用理論研究
|
李長久(西安交通大學),
王衛澤(西安交通大學),
李京龍(西安交通大學),
李文亞(西安交通大學),
王豫躍(西安交通大學)
|
陝西省
|
數學會獎項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