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能力位列世界第二梯隊

發布時間:2015-07-20

一個(ge) 國家的創新能力究竟如何?這似乎很難回答。

國家創新指數,這一反映國家綜合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或許將給出答案。8日,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完成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14》正式發布,報告從(cong) 創新資源、知識創造、企業(ye) 創新、創新績效和創新環境方麵對一個(ge) 國家的創新能力和發展趨勢做出了詳細測定。

“令人欣喜的是,結果顯示,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科技競爭(zheng) 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武夷山說。

創新資源投入逐步增強

國家創新指數測算表明:2013年中國綜合創新能力國際排名與(yu) 上年持平,仍居第19位,是唯一進入前20位的發展中國家。

“盡管排名沒有變化,但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得分為(wei) 68.4分,比上年高出了3.2分,擴大了與(yu) 第3梯隊的加拿大、盧森堡、新西蘭(lan) 等國之間的距離,而且與(yu) 排在第18位的比利時差距也大幅度縮小,從(cong) 原來的相差3分縮小至1分。”武夷山說,這就好比學生雖然考試成績名次沒有變化,但是各科成績明顯提高了很多,也是一種進步。

武夷山分析,中國處於(yu) 競爭(zheng) 最為(wei) 激烈的第二梯隊,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於(yu) 在 R&D經費投入方麵的持續增強。2013年,中國R&D經費投入強度邁入2%時代,達到1912.1億(yi) 美元,首次超過日本,升至世界第2位。

“國家研發投入強度是一個(ge) 綜合性指標,代表一個(ge) 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持續增長的科技投入是穩定科研隊伍的關(guan) 鍵,是確保國家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的核心要素。”武夷山解釋說,從(cong) 發達國家走過的曆程和經驗看,提高一個(ge) 國家創新能力,需要通過長時期的努力,逐漸提高全社會(hui) R&D經費占GDP的比重。目前,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近20個(ge) 科技發達國家的研發投入強度都在2%以上。

知識產(chan) 出總量優(you) 勢顯著

2013年,中國SCI論文位居世界第2位,國內(nei) 發明專(zhuan) 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位居世界首位和第2位。

“較高的知識產(chan) 出與(yu) 擴散應用能力是創新型國家的共同特征之一。國際科技論文(SCI論文)和發明專(zhuan) 利申請、授權量作為(wei) 測度知識產(chan) 出水平的重要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的原始創新能力、創新活躍程度和技術創新水平。”武夷山說。

武夷山表示,中國SCI論文在保持數量持續增長的同時,質量也在不斷提高。2009—2013年中國SCI論文被引證次數達到360.7萬(wan) 次,超過德國居世界第3位,逐步逼近英國。其中高被引論文數量突破1.2萬(wan) 篇,占全世界高被引論文總量的10.4%,位於(yu) 美國(6.2萬(wan) 篇)、英國(1.6萬(wan) 篇)、德國(1.4萬(wan) 篇)之後,居世界第4位。

然而在武夷山看來,盡管國內(nei) 發明專(zhuan) 利申請和授權量均居世界前列,但真正高水平的專(zhuan) 利卻並不是很多。一些地方政府出於(yu) 良好的意圖,為(wei) 鼓勵企業(ye) 申請專(zhuan) 利設置了專(zhuan) 門的獎項,可是有些專(zhuan) 利申請代辦公司鑽獎勵政策的空子,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條龍服務,申請到沒有質量的專(zhuan) 利後,拿到獎勵兩(liang) 家分了完事。

“就像從(cong) 重視SCI論文數量到重視論文質量的轉變一樣,我國的專(zhuan) 利現在也到了強調質量的階段。”武夷山建議,像廣東(dong) 、北京、上海、江蘇這些發達省市,專(zhuan) 利授權量相當多,政府不妨重點獎勵含金量較高的三方專(zhuan) 利,“這才應該是花大力氣去抓的”。

“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半數指標提前完成

根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國預計到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在2010年頒布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中更是明確提出,“十二五”科技發展的總體(ti) 目標之一就是“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

為(wei) 監測和評價(jia) 創新型國家建設進程,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自2006年起開始了國家創新指數課題研究並編製報告,為(wei) 這一目標的確定提供科學依據。到今年,國家創新指數年度報告已連續發布5期。

武夷山介紹,目前,“國際論文被引用次數”“發明專(zhuan) 利申請量”“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研發人力投入”“全國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等5項指標已提前完成規劃目標。

尚未實現目標的指標中,國家創新指數世界排名與(yu) 規劃目標還有1位的差距;R&D/GDP、科技進步貢獻率兩(liang) 項指標穩步增長,與(yu) 發展目標(2.2%和55%)分別僅(jin) 差0.11和1.9個(ge) 百分點;高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製造業(ye) 增加值的比重已達到16.7%的曆史最高水平,與(yu) 18%的發展目標還差1.3個(ge) 百分點,已完成了目標增幅的3/4。

五年來,課題組力求將報告打造成評價(jia) 國家創新能力和促進科技管理工作的一個(ge) 重要參考工具。然而,武夷山看重的並不隻是結果。“關(guan) 鍵在於(yu) 向著正確的目標努力,在這個(ge) 過程中通過指標分析發現自己的短板,並及時改進工作。就像一個(ge) 人,隻要確實比以前進步很多,那麽(me) ,他即使沒有完全實現預定的目標又怎樣?”武夷山說。

(科技日報北京7月8日電)

數學會獎項

華羅庚獎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熱愛祖國,獻身科學事業(ye) ,一生為(wei) 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ye) 和培養(yang) 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京公網安備 110402430128號 版權所有: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法律法規 | OA/ERP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