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文院士:勇擔科教興國使命,發揮數學支撐作用

發布時間:2022-11-02

文 | 張平文(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氣勢恢宏地展示了過去五年的工作成績和新時代十年黨(dang) 和國家發生的偉(wei) 大變革,鞭辟入裏地闡釋了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使命任務,高屋建瓴地擘畫了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宏偉(wei) 藍圖,我聽後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繼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概念之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係統深刻的論述,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IMG_0922.GIF

中國式現代化充分體(ti) 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打破“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徑依賴,蹚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路,為(wei) 我們(men) 加快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

我國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長期實踐表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依靠教育、科技、人才等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特別是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內(nei) 外部環境麵臨(lin) 深刻複雜的變化,人才和科技競爭(zheng) 日益成為(wei) 中美博弈的主戰場,成為(wei) 我國國家安全的關(guan) 鍵所係。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和國家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廣大科技工作者也迎來了施展才幹的更廣闊舞台。科教興(xing) 國戰略的實施,必將有助於(yu) 提升我國在重大科學問題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上的攻關(guan) 能力,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在全球科技競爭(zheng) 中掌握主動權;必將有助於(yu) 提升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質,進而推動現代化各項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還對深化科技體(ti) 製和科技評價(jia) 改革、弘揚科學家精神、努力培養(yang) 造就更多大師和戰略科學家等七類戰略人才力量進行了論述和部署。在去年兩(liang) 院院士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院士們(men) 提出了“四個(ge) 表率”的殷切期望,即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堅守學術道德、嚴(yan) 謹治學的表率,做甘為(wei) 人梯、獎掖後學的表率。“四個(ge) 表率”是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要求,是我們(men) 踐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擔當的思想指引。

今年9月6日,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七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深化院士製度改革的若幹意見》,強調“提高院士遴選質量,更好發揮院士作用,讓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榮譽性、學術性”。院士遴選製度的改革和退出製度的建立,將有力推動院士稱號向學術本質回歸、向科學家精神回歸,讓院士們(men) 能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和學術指導工作中,在項目和成果評審等環節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主動維護學部和院士榮譽。

IMG_0922.GIF

在未來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中,我將以“四個(ge) 表率”及關(guan) 於(yu) 深化院士製度改革精神為(wei) 指引,並與(yu)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hui) 、服務學生的實際行動回報總書(shu) 記的信任和厚望。

作為(wei) 一名應用數學領域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不同場合宣傳(chuan) 和強調數學學科的重要性。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重大科學發現都與(yu) 數學的發展相關(guan) 。對於(yu) 應用數學而言,更應該緊扣服務國家戰略這一時代命題,依托跨學科的重大科研基地、新型研發機構、校企聯合實驗室等平台資源,加強與(yu)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國防軍(jun) 工單位的實質性合作,完善應用數學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推動更多應用數學成果轉化落地,助力芯片、材料、工業(ye) 軟件等“卡脖子”問題的突破,以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新時代新征程上,應用數學工作者們(men) 要加強與(yu) 各學科、各領域同仁的交流合作,為(wei) 加快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攜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科學報》

數學會獎項

華羅庚獎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熱愛祖國,獻身科學事業(ye) ,一生為(wei) 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ye) 和培養(yang) 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京公網安備 110402430128號 版權所有: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法律法規 | OA/ERP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