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是中國數學工作者的學術性法人社會(hui) 團體(ti) ,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的組成部分。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的宗旨是團結廣大數學工作者,為(wei) 促進數學的發展,繁榮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ye) ,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與(yu) 提高...
訪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不拘一格評人才
發布時間:2014-09-16
楊衛認為(wei) ,隨著科研水平的提高,對於(yu) 人才的要求也要從(cong) 數量向質量轉變,不能簡單地以SCI作為(wei) 依據,而應有更加精細化的更高水平的要求,這樣才能引導人才往上走。圖為(wei) 科研人員在進行實驗。
開欄的話
建設創新型國家,人才是關(guan) 鍵。擁有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是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在不久前舉(ju) 行的兩(liang) 院院士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希望廣大院士肩負起培養(yang) 青年科技人才的責任,甘為(wei) 人梯,言傳(chuan) 身教,慧眼識才,不斷發現、培養(yang) 、舉(ju) 薦人才,為(wei) 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鋪路搭橋。本報今起開設專(zhuan) 欄,約請部分兩(liang) 院院士代表,就如何培養(yang) 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you) 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發表見解。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曾擔任浙江大學校長7年,去年履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他在教育和科研領域的長期管理實踐中,一直在關(guan) 注和研究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對人才成長的意義(yi) 。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他。
記者:近年來,學界要求改革人才評價(jia) 機製的呼聲強烈,但在具體(ti) 做法上始終存在爭(zheng) 議,對此你怎麽(me) 看?
楊衛:關(guan) 於(yu) 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的爭(zheng) 論,不隻在中國科學界,在世界範圍內(nei) 也是備受關(guan) 注的問題。我認為(wei) ,目前在人才評價(jia) 方麵存在四個(ge) 難點:一是主觀評價(jia) 與(yu) 客觀評價(jia) 的交纏。選取多位專(zhuan) 家評議一個(ge) 人才屬於(yu) 主觀評價(jia) ,而依據客觀數據和資料評議屬於(yu) 客觀評價(jia) ,單獨依靠哪種方式都會(hui) 影響評價(jia) 的準確性。二是定性評價(jia) 與(yu) 定量評價(jia) 的交織,這個(ge) 比較容易理解。三是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和綜合評價(jia) 的交聯。在一個(ge) 學科內(nei) ,行業(ye) 專(zhuan) 家可以給出一個(ge) 人才的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但當兩(liang) 個(ge) 不同學科的人才放在一起比較時,就需要綜合性的總體(ti) 評價(jia) ,這二者有所不同。四是水平和績效的交叉。比如說一個(ge) 人才的學術水平很高,但他做出多少成績、研發多少成果這類績效也許短期內(nei) 無法顯現。在人才評價(jia) 中經常會(hui) 遇到這樣的矛盾。
記者:在量化為(wei) 主的現行評價(jia) 體(ti) 係下,有人提議借鑒歐美學界通行的同行專(zhuan) 家評議製度,你認為(wei) 現階段可行嗎?
楊衛:同行專(zhuan) 家評議製度是國際上普遍認同的一種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在學科內(nei) 選取足夠數量的高水平同行專(zhuan) 家,在充分全麵地了解所評價(jia) 對象的教學、科研和社會(hui) 服務等方麵信息的基礎上,給出專(zhuan) 業(ye) 的判斷,可以說是主觀與(yu) 客觀的結合,但是偏向主觀。這種多人評價(jia) 的平均結果可能更接近實際情況,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評價(jia) 也需要被評估者提供詳盡、全麵的客觀材料來供同行專(zhuan) 家了解。據我所知,在國外比較好的高校中,一個(ge) 人才想
這個(ge) 製度主要依賴於(yu) 高水平專(zhuan) 家的評議。我國在“傑青”一類的人才計劃評選中已經有了成功的實踐。但是,目前在中國全麵推行這個(ge) 製度存在一定的困難,可能還需要科學共同體(ti) 的進一步發育。
記者:你認為(wei) 具體(ti) 有哪些矛盾和困難?
楊衛:一是中國的科技起步較晚,目前還處在學術發展的階段,雖然做學術研究的人越來越多,但相對來講,高水平的專(zhuan) 家仍然比較稀缺。這種“稀缺”和“需要被評價(jia) 的人數眾(zhong) 多”是一對明顯的矛盾。二是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和跨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的矛盾。在跨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麵前,如何平衡不同學科專(zhuan) 家在主觀評議上的影響,來保證各學科的公平,是一個(ge) 製度設計難題。三是如何選擇專(zhuan) 家。專(zhuan) 家之間有沒有利益衝(chong) 突?專(zhuan) 家與(yu) 申請者之間有沒有特殊關(guan) 係?某些較強勢的專(zhuan) 家會(hui) 不會(hui) 影響他人的觀點?這些問題都需要仔細考慮。
為(wei) 了宏觀調控,人才管理部門往往會(hui) 試圖選擇一種適用於(yu) 所有人的、相對客觀地將學者貢獻定量評估出來的方法,並使得評估結果對管理層和大眾(zhong) 輿論更具有說服力。這種評價(jia) 體(ti) 係作為(wei) 調控人才的一種手段,如果能和主觀評價(jia) 相結合、相輔助,則不乏益處,但若有幾個(ge) 難點沒有把握好,比如評價(jia) 體(ti) 係的可移植性、可演進性、區間調控性和非主導原則,就可能引得學風和學術生態偏離方向。
記者:在你看來,怎樣才算是一個(ge) 好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
楊衛:我認為(wei) 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的設計應適度超前,才能發揮引導作用。隨著時代發展,它應當不斷演進,不能被條條框框束縛住。
首先,人才評價(jia) 製度要適應各個(ge) 單位的實際,堅持實事求是。現在某些科研單位在設立評價(jia) 標準時喜歡效仿他人,這裏一定要注意“可移植性”,因為(wei) 剛起步的科研單位與(yu) 高水平的科研單位,在人才評估上的側(ce) 重點肯定是不同的。其次,評價(jia) 體(ti) 係不能長期不變,要有製度保證它不斷演進。隨著科研水平提高,對於(yu) 人才的要求也要從(cong) 數量向質量轉變,不能簡單以SCI作為(wei) 依據,而應有更加精細化的更高水平的要求,這樣才能引導人才往上走。再次,對於(yu) 評價(jia) 體(ti) 係要有一個(ge) 尺度的把握。如果政策主導性太強,就容易過度;量化指標做得太細,就容易讓學者不自覺地被評價(jia) 體(ti) 係所綁架,所以,政策應具有拉動性和引導性。最後,學科和學術貢獻都是具有差異性的。例如文科與(yu) 理科之間,就在科研成果、項目經費等各個(ge) 方麵存在極大不同,二者不能用同一個(ge) 評價(jia) 體(ti) 係來考評,否則文科將大大吃虧(kui) 。即使是從(cong) 事理科的,做基礎研究和做工程、轉化等,其學術貢獻和科研績效也是無法統一類比的。所以說,分類評價(jia) 管理十分必要。
此外,參照國際上的經驗,一個(ge) 學者在剛剛起步、工作5~10年、10~15年三個(ge) 階段,或者說是從(cong) 將才成長為(wei) 帥才的不同發展階段,評價(jia) 的標準和著眼點是不同的,應分別側(ce) 重個(ge) 人學術能力、影響力和領導力。我國的評價(jia) 體(ti) 係仍普遍側(ce) 重學術能力考評,目前正處於(yu) 上行過程,需要摸著石頭過河,發展動態的評價(jia) 體(ti) 係。
(原標題:院士談人才
楊衛:不拘一格“評”人才,來自光明日報
數學會獎項
陳省身獎
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是美籍華裔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非常關(guan) 心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幾十年來在發展我國數學事業(ye) 、培養(yang) 數學人才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鍾家慶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ye) 的發展極其關(guan) 注,並為(wei) 之拚搏一生。為(wei) 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ye) 的遺願,數學界有關(guan) 人士於(yu) 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托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guan) 注
